新華社南京6月15日電 題: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六大關鍵詞解讀
新華社記者王恒志 韋驊 盧羽晨
2015年3月,《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fā)布。兩年多來,在《方案》的指導下,足球改革堅定推進、砥礪前行,取得了一系列成效。雖然目前中國足球普及程度和競技水平與足球強國相比差距還很大,但整個社會的足球氛圍和足球文化正在逐漸形成,關注足球、參與足球的人群日漸增多。下面就來盤點解讀兩年多來中國足球改革的六大關鍵詞。
(小標題)關鍵詞一:足球管理體制改革
深化足球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符合世界足球發(fā)展規(guī)律和中國國情、專業(yè)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是中國足球改革的關鍵內容。2015年8月,《中國足球協(xié)會調整改革方案》發(fā)布,根據這一方案,2016年2月,“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撤銷,中國足協(xié)與國家體育總局的“脫鉤”也已基本完成。這標志著中國足球曾經“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組織構架成為歷史名詞,中國足協(xié)的調整改革進入“快車道”。隨著“脫鉤”而來的,是中國足協(xié)在人員聘用、薪酬體系、外事出訪、財務和市場開發(fā)、國字號球隊教練人選等方面,都已經有了自主權。
與此同時,地方足協(xié)的改革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第一個“吃螃蟹的”廣州市足協(xié)2016年1月就率先“脫鉤”,截至今年3月,75%的地方足協(xié)完成“脫鉤”,目前其他地方足協(xié)“脫鉤”也已經進入“倒計時”。
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涉及的方面極多,但體制改革無疑是掃清障礙的重要破題點。政社分開,就是要真正按照足球發(fā)展規(guī)律辦事,實現去行政化和協(xié)會實體化,讓中國足協(xié)對足球的管理實現從行政化到社會化、專業(yè)化的轉變。
(小標題)關鍵詞二:青少年足球
少年強則中國強。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如果說體制改革是關鍵點,青少年足球則是中國足球發(fā)展的“源頭活水”。
過去兩年多時間里,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在足球領域里的合作進展迅猛,2015年7月,《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fā)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實施意見》發(fā)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符合人才成長規(guī)律、青少年廣泛參與、運動水平持續(xù)提升、體制機制充滿活力、基礎條件保障有力、文化氛圍蓬勃向上的中國特色青少年校園足球發(fā)展體系。
早在2015年1月成立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兩年多來發(fā)揮協(xié)同機制,多部門共同合力開展校園足球,為擴大足球人口基數、培養(yǎng)青少年足球愛好、發(fā)現青少年足球人才共同努力。今年1月,由中國足協(xié)與教育部共同研究出臺的《中國足球青訓體系建設“165”行動計劃》,旨在突破體育教育政策壁壘,完成青訓體系頂層設計,并計劃建立青少年數據庫和對社會足球機構的評估機制,從而調動所有社會資源,共同助力青訓。
中國足球改革是一項長期課題,和任何領域一樣,抓住青少年才是抓住了未來。
(小標題)關鍵詞三:場地設施
足球場地設施是中國足球振興的基礎性工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場地可用,足球愛好者和孩子們都面臨無處踢球的窘境,曾幾何時,想找塊足球場地踢球絕對是件“奢侈事兒”。近兩年來,很多足球愛好者都忽然發(fā)現,“身邊的場地”漸漸多了起來。
2016年5月,《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guī)劃(2016-2020年)》出臺,并提出到2020年全國足球場地數量超過7萬塊,平均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0.5塊以上。其中,建設“群眾身邊的足球場地設施”令人眼前一亮。無論是建立學校和社區(qū)場地資源共享機制,還是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立足整合公園、廠房、操場、社區(qū)等資源改造擴容,這些老百姓真正觸手可及、能使用上的足球場地才能真正為中國足球發(fā)展助力。
(小標題)關鍵詞四:國際交流借鑒
里皮、卡佩羅、斯科拉里、博阿斯、佩萊格里尼……這一串大牌外教的名字個個如雷貫耳,如今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在執(zhí)教中國球隊——除了里皮在執(zhí)教中國國家隊外,其他大牌外教都正在中超打拼。
毫無疑問,大牌外教給中國足球帶來了先進的足球理念和訓練方法,在他們的調教下,中國足球的水平自然也會水漲船高。更重要的是,無論是中國足協(xié)、各地方足協(xié)還是各俱樂部、足校,聘請高水平足球教練、講師為青年隊和青年教練授課、指導正成為一種“常態(tài)”。中國足球正以最開放的姿態(tài)向世界足球發(fā)達地區(qū)汲取養(yǎng)料。
與此同時,教育部近年來陸續(xù)選派足球教師(教練員)赴國外學習先進足球理念,為構建中國特色青訓體系奠定師資培養(yǎng)基礎,讓未來校園足球的講師和足球教練員水平有更大提升。
請進來走出去,這種不斷加強的國際交流借鑒不僅將對提高中國足球的水平大有幫助,對拉近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文化交流同樣成效顯著。剛剛出任江蘇蘇寧隊主帥的意大利名帥卡佩羅就直言,這些年來中國發(fā)展的成就令他印象最為深刻,他希望在中國足球快速發(fā)展的時候能盡一份力量,也希望通過足球讓意大利和中國走得更近。
(小標題)關鍵詞五:足球文化
培養(yǎng)全社會積極向上的足球文化,同樣是中國足球改革的重中之重。這種積極向上的足球文化可以落實在全社會對足球的理解和定位上,落實在賽場上每個球員的言行舉止上,落實在球場內外球迷的一舉一動上,落實在每個家長對待孩子踢球的態(tài)度上……
足球運動的真諦在于競技,又不僅僅止于競技,無論是增強體質,還是培養(yǎng)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頑強拼搏的精神,都是足球所能帶給我們的更高層面的東西。當整個社會對這層東西有了真正深刻、透徹的理解,足球改革就能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
(小標題)關鍵詞六:久久為功
久久為功,就是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馳而不息。
如果說其他關鍵詞都是“術”,“久久為功”四個字更像中國足球改革所要堅持的“道”。
無論是體制改革、青少年足球還是場地設施建設、國際交流借鑒、足球文化培養(yǎng),以及足改涉及的其他方方面面,都需要秉持久久為功的理念,唯有如此,中國足球才能逐步提高水平,并讓積極向上的足球文化成為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正能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