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時代需要精彩講述,紅色家風更需代代傳承。9月12日,山西省“頌黨恩·傳家風”紅色家風故事接力宣講活動啟動,精心選取28位紅色家風人物,以時間為序,以人物為基,以故事為本,進行集中展陳。這是我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大力繼承和弘揚紅色家風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的具體實踐,必將更好挖掘山西豐富紅色資源,讓更多人感受到我們黨一脈相承的紅色家風,極大鼓舞全省家庭樹立優(yōu)良家風,厚植家國情懷。
重家教、正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百年黨史的永恒話題。毛澤東立下“鋼規(guī)鐵律”,親戚朋友“凡是要求我找工作的,我這里是‘四不主義’”;劉少奇對子女愛而不嬌,諄諄告誡“現在搞點特殊,好像得了便宜,但在思想上是一種危險”;朱德培養(yǎng)孫輩們從小艱苦奮斗的精神,手把手教他們墾地、種菜,學會自食其力……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秉承大公無私、為國為民、尊老愛幼、嚴以治家、勤儉持家等紅色家風理念,為所有人樹立了行為標桿和價值典范,同時也使黨的先進性得到生動而感人的呈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深刻指出:“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同志學習,做家風建設的表率?!边@是為家風建設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也是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重要內容。大力繼承和弘揚紅色家風,必須深刻理解和把握“紅色”之魂,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部分,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培育文明鄉(xiāng)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家風乃國風之本,連著黨風政風作風。紅色家風映照初心,沒有“一門心思為百姓,息息相通連百姓”的公仆情懷,就沒有“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的家風傳承。紅色家風中有感人的紅色故事,更有深刻的紅色基因,生動彰顯了共產黨人特有的高風亮節(jié)。講好紅色家風故事,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繼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對弘揚紅色文化、賡續(xù)紅色血脈,是生動的教材,具有豐厚滋養(yǎng),同時也為正家教、嚴家風提供了方法,樹起了標桿。
山西是著名革命老區(qū),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生活戰(zhàn)斗,眾多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進模范在這里涌現,他們身上不少感人故事都有深刻的家庭、家教、家風印痕,這是傳承和弘揚紅色家風的不竭“富礦”,需要我們廣泛搜集和整理、深入挖掘和利用,使其真正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創(chuàng)建“文明家庭”、上好大思政課的好教材,更好深入人心、不斷發(fā)揚光大。
“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黨員、干部帶頭把紅色家風宣傳好傳承好,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實現紅色家風故事進課堂、進社區(qū)、進家庭,推動“人立言、家立訓、村立約”,我們就一定能夠讓紅色家風扎根千家萬戶、在新時代綻放燦爛光芒,奮力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徐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