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復蘇。在走向春天的腳步中,一簇簇洋溢著青春活力的“志愿紅”溫暖著三晉大地。剛剛結束的春運中,我省1773名青年志愿者駐守鐵路、民航、汽運站等站點參與了春運志愿服務;正在進行的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我省大批青年志愿者主動請纓,僅太谷區(qū)就有3000多名志愿者奮戰(zhàn)一線。青春的向上向善、青春的熱情自信、青春的責任擔當,在志愿服務的號角下匯聚而來、生機無限。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xiàn),也是城市的軟實力、生活的新風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成為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的延伸。近年來,我省志愿服務組織蓬勃發(fā)展,志愿服務活動亮點紛呈,志愿服務要立足新時代、展現(xiàn)新作為,需要我們進一步弘揚好、踐行好志愿服務精神,引領青年一代唱響時代奉獻之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之路。
志愿服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緊密呼應,對于廣大青年來說,投身志愿服務,就是在上一堂“大思政課”,可以借此來豐富和完善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此次北京冬奧會,志愿者們用自信和笑臉、青春和奉獻向世界展現(xiàn)出亮麗的中國名片。他們中大多數(shù)是青年大學生,通過志愿服務,也開拓了眼界、認識了國情、了解了世界,實現(xiàn)了志愿服務的育人功能。在服務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發(fā)展論壇期間,一位大學生志愿者說:“做志愿者,讓我更清晰地了解家鄉(xiāng)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未來方向,更熱愛家鄉(xiāng)?!敝驹阜站褚呀泝然癁樵絹碓蕉嗄贻p人的價值理念,我省各地各學校應進一步用好這堂“大思政課”,在傳播黨的聲音、服務重大戰(zhàn)略、保障大型賽會中善用志愿者力量,讓青年一代在奉獻的沃土中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三晉大地,志愿服務之花處處盛開,隆重的二青會、艱巨的疫情防控、向險而行的防汛救災,青年志愿者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日常的扶貧濟困、助醫(yī)助教、敬老助殘,青年志愿者用點滴善舉傳遞著溫暖和力量。所到之處,贏得群眾廣泛贊譽。志愿服務僅有愛和熱情還遠遠不夠,亟需在常態(tài)化、制度化、專業(yè)化、品牌化上下繡花功夫,才能行穩(wěn)致遠。這既是志愿服務高質量發(fā)展的需求,也是助力青年成長的重要途徑。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青年志愿者們已經逐漸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新生力量。不久前,中北大學學子蔡奕明榮獲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個人獎,他參與的志愿服務多達80余項,涉及車站春運、愛心支教、抗擊疫情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省青年積極投身社會治理的優(yōu)秀代表。實踐證明,無論是日常的社區(qū)志愿服務,還是一線應急救援,特別是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需要進一步為志愿服務搭建更多平臺,給予更多支持,讓志愿服務的善治力量成為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的助推器,讓更多的青春之花在志愿服務與社會治理的融合中絢麗綻放。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志愿服務宛如一場春天的播種,充滿生機。用志愿服務匯聚青春力量,激發(fā)使命擔當,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美好、更溫暖、更有活力。
陳力方
(責任編輯:梁艷)